国足选帅遭遇暴击直接错失一位最理想候选人既要又要还要真不行_正源_主教练_薪资
中国男足选帅之路再遇坎坷,其背后折射出的困境令人深思。近日,韩国媒体爆料,成都蓉城主教练徐正源曾一度进入中国足协的视野,成为了潜在的国足主帅人选。然而,双方最终未能达成一致,症结就在于薪资待遇方面存在巨大差距,谈判最终破裂。
据悉,中国足协为徐正源开出的年薪仅为150万美元,这与他至少300万美元的心理价位差距悬殊。考虑到国足主帅的巨大压力和严苛的成绩要求,徐正源最终选择婉拒了这份邀请。
那么,徐正源究竟为何会成为中国足协心仪的人选呢?细究之下,他的确与目前的中国男足有着极高的契合度。执教成都蓉城近五年来,他将这支原本的中游球队,逐步调教成一支极具竞争力的队伍,甚至具备了争夺冠军的实力。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,放眼整个中超赛场,又有多少外籍教练能够做到?面对上海海港、山东泰山等实力强劲的对手,徐正源不仅能够精准地洞察对手的弱点,更能在主力球员缺阵的情况下,灵活地调整战术并最终取得胜利。这种体系化的战术素养,正是目前中国男足最为欠缺的。徐正源对中国足球的熟悉程度以及其出色的战术能力,都使他成为了一个颇具吸引力的选择。
然而,150万美元的预算,对于足协来说,需要覆盖整个教练团队的开支,包括助理教练、体能教练等等,这也就意味着主教练的实际到手金额可能仅有80万美元左右。诚然,徐正源300万美元的要价,的确超出了足协的承受范围,但相较于其他国家队主教练的薪资水平,这并非是狮子大开口。要知道,韩国国家队主帅的年薪已经达到了350万欧元。
除了薪资待遇之外,巨大的压力和艰巨的任务也是徐正源拒绝国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。以目前中国男足的整体实力而言,他难以保证完成足协设定的目标,一旦战绩不达标,便会面临“自动解约”的风险。因此,在权衡利弊之后,徐正源选择避开这趟浑水,也在情理之中。
徐正源婉拒国足,仅仅是中国足协选帅困境的一个缩影。如今的足协,在选帅问题上似乎陷入了一种“既要又要还要”的矛盾境地:既希望新帅拥有先进的战术理念,又要对亚洲足球有着深入的了解,还希望能够以较低的预算完成任务。然而,在市场规律面前,这种想法显然难以实现。要知道,即便是像前北京国安主帅施密特这样熟悉中超的教练,他的薪资要求也远远超出了足协的初始预算。因此,如果中国足协真心想要聘请到理想的主教练,就必须在薪资待遇方面做出让步,否则,恐怕将会与许多优秀的人选失之交臂。
"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