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宣!上港外援遭重罚,亚足联为何对中超球队下狠手?原因很简单_亚冠_处理_山东泰山
北京时间10月10日,国内足坛的消息还在持续发酵。当前中超和亚冠仍在紧张进行中。亚足联今天正式宣布,上海上港的外援古斯塔沃在对阵广岛三箭的比赛中被罚下, consequences是被处以三场禁赛(其中一场属于自动停赛),这三场禁赛将移用于2025-26赛季的亚冠小组赛阶段;同时他还被处以2000美元罚款。对上海上港来说,这是一记相当沉重的处罚。
很多球迷不禁要问,为什么亚足联对中超球队这么“狠”?其实无论是这次针对上港,还是之前针对成都蓉城,甚至是前几年对山东泰山的处理,背后有几个共通原因。下面以五点来讲清楚其中的逻辑。
1) 亚冠成绩长期偏低。近几年中超球队在亚冠的表现普遍不理想,2021至2022年的战绩尤为惨淡,一场平局都难觅,11负的结果让人难以接受。即使曾经夺冠的上港,也曾被泰超球队击败。山东泰山还曾因在亚冠中的退出导致积分清零,这直接拖累了中超在亚足联的技术分,进一步压缩了中超在亚冠的名额。
2) 对亚冠赛事的重视度不足。自2020年亚冠改革后,部分中超球队在亚冠的态度并不积极,甚至出现“摆烂”的情况。比如上港曾派出预备队参赛,北京国安的青年队也曾在对阵菲律宾球队时失利,长春亚泰还曾直接退出附加赛。这些行为让亚足联觉得部分中超球队把亚冠当作“次要赛事”。
3) 经常违反商业与赛事规定。中超球队在商业规则方面的违规并不少见。以成都蓉城为例,在亚冠附加赛中未能把球场内的五粮液logo遮挡干净,因而被罚款3,000美元。亚足联规定比赛日只能出现赛事主赞助商、俱乐部主赞助商及球衣胸前广告三类品牌,但中超球队往往招商数量较多,容易触及违规线。更重要的是,亚足联今年把商业违规列为技术分扣分项,直接影响未来中超球队在亚冠的席位。
4) 存在“二级标准”的争议。部分人认为亚足联在处理东亚与西亚球队违纪时存在差异:2024年东亚区的泰山队申诉后,亚足联并未公开公布结果;而西亚区的利雅得新月在裁判判罚受到施压后,亚足联随即宣布对相关比赛判罚进行全面审查。这种处理上的差异,让中超球队感觉自己受到的对待要更严格一些。
5) 管理与运营方面的问题。中超的衰退也反映出中国足协在治理上的多处争议,持续的判罚争议会削弱联赛的公信力,这也是中超球队在亚足联面前难以获得广泛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对于以上几点,大家怎么看?欢迎在下方留言区踊跃讨论。谢谢大家。
